事件:2019年12月6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核心结论:每年12月政治局会议历来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吹风会。总体看,稳增长仍是硬要求,2020年政策将延续宽松、稳字当头,坚持逆周期调节,“松货币+宽财政+扩基建+地产边际松动”可期,会着力提升地方政府积极性,也会更加重视改革、科技创新和区域政策。1、继续担忧内外压力,但也会更有信心和定力。会议认为“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730政治局会议为“明显增加”),“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去年同期为“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以及“增强必胜信心”(730政治局会议为“增强忧患意识”)。2、稳增长仍是硬要求,明年大概率还会设定GDP增速目标,GDP翻番目标也要确保实现。会议提出2020年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去年同期一样),以及“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当前完成情况见附表3),意味着2020年GDP比2010年翻番目标仍要完成。我们预计,明年政府工作报告应还会定GDP目标增速(可能定6%左右)。维持此前判断,2020年经济有望降中趋稳,全年GDP增速可能降至5.8%左右。3、明年政策将延续宽松、稳字当头、坚持逆周期调节;未提及货币与财政政策、房地产政策和金融监管,但按惯例,接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具体部署,尤其是基建相关。会议延续了7月政治局会议和8月以来金融委会议、财经委会议的表述,包括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等等。维持此前判断:后续“降息”降准仍然可期,但幅度和次数较为有限;稳增长尚需宽财政,明年财政赤字率有望从2.8%提升至3%,专项债、平滑地方隐性债务、稳基建是主抓手(会议特别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有望迎来边际松动,后续各地差异化、结构化的松动可期,预计地产投资增速将逐步回落、但韧性仍强。4、再次强调完善激励机制,我们预计明年地方政府积极性有望回升。会议强调“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这已是自去年11月民企座谈会以来至少是第13个国家级别会议或政策文件提出要落实免责和加强激励(附表4),尤其考虑到11月6日金融委第9次会议提出“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我们预计未来2-3个月大概率会出台高规格的免责细则(若不出,则可能是“窗口指导”的方式)。5、更加突出改革开放,继续提示促改革(改制度)将成为2020年的关键词,2020年也有望迎来制度红利的春天。本次会议提出“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730政治局会议为“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并要求“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预示改革开放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此外,会议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去年为“加快”),维持我们年度报告观点,2020年制度红利将成为主线,继续提示关注国企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土地改革、财税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民企地位提升等方向。(详细内容请参见《制度红利的春天——四季度和2020年宏观展望》)6、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硬科技”有望继续迎来大契机。会议认为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并提出要“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再考虑到4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建议重点关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配套举措,尤其是“硬科技”相关。7、提示关注区域政策。会议提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叠加 826财经委会议提出“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以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可关注深圳、武汉等城市可能的区域规划。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中美贸易谈判超预期演化。后附:1、逐句解读12.6政治局会议;2、近4次政治局会议对比;3、“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4、近一年来尽职免责细则等各部委政策。
附1:逐句解读2019年12月6日政治局会议(会议新闻稿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每年4/7/10/12月召开的季度政治局会议,都是研判政策风向的最好材料;12月则历来是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吹风会,奠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往往是据此制定具体部署)。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和730政治局会议表述基本一样,但把“明显增多”改为了“明显上升”),全党全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这个表述是首次提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具体可参见我们整理的附表3《“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会议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去年表述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730政治局会议的表述为“坚持推进改革开放”,预示2020年改革开放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延续了今年Q1和Q2政治局会议的表述),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去年同期没有“保稳定”,自今年Q1政治局会议加上以来,就一直出现在各类国家级会议的表述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去年同期也有同样的表述,预示2020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大概率还是会设定GDP的目标增速区间,我们预计可能会定为6%左右;2019年是定为了6-6.5%),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意味着2020年GDP比2010年要翻一倍的目标还是要实现)。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最近一次是今年7月16日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时提及)。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去年同期为“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增强必胜信心(本说法为首次出现,之前一般是“坚定信心”;730政治局会议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首次在政治局会议中出现),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逆周期调节的字眼几乎在近一年来的各个会议都有提及)。明年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11月25日央行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压实各方责任,稳妥处置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换言之,明年金融监管不会过严、会尽可能防范“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要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意味着基建还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个需要重点关注:刚闭幕不久的四中全会也提出要“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行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组织体系”),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会议要求,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自去年11月民企座谈会以来,至少有13个国家级别的会议或政策文件均提出要落实免责和加强激励,可参见我们整理的附表4;尤其是考虑到11月6日金融委第9次会议提出“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我们预计未来2-3个月很有可能会出台国家级别的具体办法)。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做好岁末年初各方面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附2:近4次政治局会议对比(19年12月、7月、4月,18年12月);来源:政府网,新华社,国盛证券研究所
附3:“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来源:共产党员网,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附4:近一年来尽职免责细则等各部委政策;来源:中国政府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联系人:熊园,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何宁,国盛宏观助理研究员;刘新宇,国盛宏观助理研究员。[4]国盛宏观熊园团队,从总理座谈会和金融委会议看下半年政策基调,2019-07-22
[5]国盛宏观熊园团队,政策的变与不变—逐句解读4.19政治局会议,2019-04-20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19年12月07日发布的报告《2020年政策的变与不变—逐句解读12.6政治局会议》,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